当前位置: 卫生检验与检疫研究所

部门简介

发布时间:2021-04-26        信息来源:检科院

  卫生检验与检疫研究所(公共卫生风险管理中心)现有研究人员 43 名,其中研究员 9 人、副研究员 5 人,13人具有博士学位。现拥有市场监管总局唯一的高等级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BSL-3)和中国口岸外来传染病监测生物样本资源库(Bio-Bank),设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共卫生风险管理中心,是卫生部批准的“国家病原微生物应急实验室网络成员单位”,科技部批准的“传染病诊断试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

  主要职责

  主要开展卫生检验与检疫领域科技发展战略、科技创新体系、技术执法支撑体系、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开展公共安全领域相关的病原微生物、医学媒介、核生化有害因子以及生物假冒伪劣产品监测、防控等检验和评价科学研究工作;开展新兴产业领域公共卫生产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特殊生物产(制)品质量安全评价科学研究及相关技术支撑工作;开展相关的人体健康监测、病原体溯源、基因检测、卫生药械(效)评价、生物安全检测以及生物资源保藏应用相关科学支撑和服务工作; 承担公共卫生领域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应对处置等技术支撑工作。

  科研业绩

  近年来,围绕重大疫情防控、实验室生物安全和生物反恐等公共安全领域国家需求,开展病原微生物监测、基因溯源、风险分析、理化分析、病媒鉴定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快速、在线监测装备研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科技重大专项、国际合作重大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或课题 35 项。储备了外来、罕见及未知病原微生物检测能力及相关病媒生物鉴定能力;牵头建立了全国口岸传染病及病媒监测哨点技术网络,建成外来生物资源保藏体系;研制的甲型 H1N1 流感病毒核酸诊断方法获“国家联防联控科技组”推荐,并形成了技术标准;自主研制“病毒气溶胶采集富集仪及病毒检测试剂”入选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并进一步集成生物有害因子自动采集和极速生物监测系统(APDS),持续转化应用;率先研制环境、食品新冠病毒监测防控方案获得相关资质并支援冷链物流涉及的人、物、环境等检测抗疫工作。研究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质检总局“科技兴检”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3 项。主持制定国家标准 4项、行业标准 40 余项,获得授权国际、国家发明专利 20余项,出版专著 15 部。

  技术支持

  为国家冷链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提供新冠病毒、诺如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监测支撑服务和应急检测支持;为市场监管总局及口岸重大疫情防控提供新冠病毒等病原检测服务保障;承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疾病预防相关应急处置和实验室检测支撑工作;持续承担京津冀等海关高风险特殊物品(生物材料)出入境风险评估工作,形成了规范的第三方风险评估机制和专业评估能力;承担病原微生物及病媒生物标准(样)品研制及全国实验室检测能力验证组织工作;承担海关总署全球疫情信息监测、高风险疫情风险评估工作。为首都机场、哈尔滨海关等全国口岸核与辐射设备提供性能评估技术支持;是“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系统抗击甲流先进集体” 、“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抗击新冠疫情先进集体”。

  成果转化

  注重卫生检验与检疫领域国家需求和重大问题,有关科研成果在“新冠”、“新甲流”、“埃博拉”等重大疫情防控时刻,在“进博会”、“G20”等重大国际活动期间,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国家重大工程生化安全预警监测场所等均有转化贡献;具备包括病原微生物、消毒产品和病媒检测、鉴定和评价领域CNAS/CMA 认可项目,涵盖主要病原微生物、消毒剂、病媒鉴定等领域第三方服务,具备持续为政府和市场需求提供检验检测服务能力;